【温馨提示】:打开微信 - 点击右上角 + 号 - 添加朋友, 搜索 jiaotongxing 或者 交通出行网,添加关注,即可查询全国各地最新高速公路出行信息!
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缘,新通车的五大高速公路(五彩湾至大黄山)犹如横空出世的黑色巨龙。
作为全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五大高速公路是新疆交通建设事业飞速发展的典型代表;作为陕西省援疆代建重点工程,它是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直接体现;作为中铁二十局当时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它是企业施工组织和技术实力的可靠证明。
戈壁深处,中铁二十局五公司一百余名参建员工苦战三年,终于胜利完成了这条全长96.61公里的高速公路全部建设任务,并实现一次验收通过、一次工程成优的既定目标,受到交通运输部、新疆交通运输厅等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在茫茫天山脚下为企业赢得了信誉。
2011年3月,中铁二十局中标G216线五彩湾至大黄山高速公路,该项目合同总投资15.8亿元,线路全长96.61公里,沙漠路段比例高达39.6%,线路穿越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且工程地质多为盐渍土,大部分路基须进行换填非盐渍土处理。作为当时全局线路最长、投资额最大的公路项目,具有有效工期短、技术难度大、环保要求高等显著特点。
新疆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国土面积占到全国六分之一,对于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中铁二十局而言,这里蕴藏着一片巨大的市场。如果能顺利完成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的建设任务,则必将会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业绩,占得先机。承担施工任务的五公司立即调兵遣将,组织了一支堪称豪华的管理队伍。3月18日,先头部队抵达吉木萨尔,前期对接、实地考察等工作火速展开。
2011年4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亲自出席简朴而热烈的开工仪式,吹响全面向沙漠进军的号角。在中铁二十局副总经理王玉松等领导的亲自协调下,项目部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迅速完成了现场整体布局。2处大型驻地建设及实验室、3个拌和站、3个钢筋加工厂及2个预制厂,全部按标准化要求完成建设,各路基、桥涵等施工队伍沿线集结,在路基施工高峰期,共计投入机械设备近700台(套),投入工人6000多人。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吸引了新疆交通运输厅领导的关注。8月24日,全国公路代建工作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李华和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余名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特别安排一天时间,驱车近两个小时前往五大项目观摩,与会人员对该项目在标准化建设和大标段管理模式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实力给予充分肯定。
从容背后是艰辛,光彩背后是付出。一个总投资15.8亿元的公路项目,从路基到路面,从主体到附属,全部由一家单位完成,这在中铁二十局历史上也属少见。加之管段长达96.61公里,沙漠路段比例高达39.6%,无论从管理跨度还是技术难度而言,对于刚刚重新组建才4年的五公司而言,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为快速适应大标段管理新模式,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项目部大胆创新管理模式,将全线划分为3个工区,并建立由项目领导分片负责的责任制,有效的确保了工序衔接有序。
对于一片全新的市场,质量就意味着“敲门砖”。究竟是骡子是马,全靠质量来证明。在项目经理王红伟和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五大高速项目部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从材料采购的质量源头进行控制,严把原材料进场关。试验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起对进场材料现场采样进行检测,确保每一批材料都是合格的、放心的。同时,技术人员还对工程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全程跟班监督。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现象,立即进行阻止并责令整改,消除了质量隐患。
从开工到竣工,项目部对实体工程和主要原材料自检112000余次、钢筋加工安装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自检46700余次,有效确保了关键质量指标合格率达到100%,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标合格率达到89.6%以上。
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更高。加之施工地点所在的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保护区内生活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黄羊、盘羊、野骆驼、鹅喉羚、野山羊、狍鹿、马鹿等有蹄类野生动物,施工中一旦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就将严重影响到这些濒危物种的生存。
为尽量减少为野生动物的影响,施工人员在每个施工便道的道口和沿线都设置了醒目的指路、安全警示、环境保护标牌。施工过程中,他们加强施工便道维护,减少行车扬尘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并严格按照设计设置取、弃土场,严禁施工车辆越过红线在草原和戈壁滩上随意行驶。为确保野生动物迁徙不受影响,他们还在经过保护区的线路上专门设置了9个宽达8米的迁徙通道。
2013年10月,五大高速公路全线竣工以后,桥上运送资源的车辆往来穿梭,桥下野马、野驴等动物通过迁徙通道往来无碍,戈壁深处形成一道建设与保护、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景观。
全长96.61公里的五大高速公路有38.3公里的路段要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漠路段比例高达39.6%,加之沿线大部分路段为人烟稀少的戈壁荒漠,路基施工若采取传统的砂砾料换填,不仅运距长,经济账不划算,还面临着机械车辆损害大,维修保养极其不便等诸多难题。
面对新疆地区独特气候和地质条件下,沙漠高速公路施工的诸多技术难题,曾担负我国首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施工的中铁二十局,运用多项新工艺新技术,成功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在风积沙特殊路基施工中,项目QC小组根据风积沙压实受力特性的理论分析,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并针对不同的机械组合、松铺厚度和压实遍数进行了大量依托工程试验。最终他们发现,风积沙在干燥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压实性,可以直接用作路基填料。
在施工阶段,新问题又出现了。一般的轮式压路机在松软的沙子面前立即失去用武之地,很难完成碾压作业。技术人员再次革新,改用推土机进行摊铺、碾压施工,没想到立竿见影。他们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沙漠低含水量风积沙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通过运用新技术,项目工期缩短150天,节约成本4500万余元。该技术不仅顺利通过了中国铁建专家评审,还被成功运用于奇台至大井矿区公路和吉木萨尔至五彩湾公路等项目,为沙漠公路施工积累了经验。
技术难题得到破解的同时,施工组织方面的难题也在管理者的创造性工作下,被一一攻克。
五大高速公路项目属于典型的“交钥匙”工程,从路基到路面再到交通设施安装,工序链条十分完整,同时它还是新疆首条按照“五同步”要求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
所谓“五同步”,是指同步完成主体、房建、交安、机电收费工程,并同步移交内业资料。他要求在项目交工时,要同时具备通车、收费、运营等诸多条件,这对于施工单位的综合组织能力是一个巨大挑战。
新疆地区高速发展的交通建设事业,给疆内物资材料保障造成巨大压力。仅就改性沥青而言,全疆年产量约为85万吨,其中大部分被运往内地,而当前新疆公路建设的沥青需求量就达到近90万吨,这给项目物资保障工作提出新要求。2013年是公路路面施工高峰期,沥青需求量大,一旦供应不上就有可能造成窝工。
王红伟未雨绸缪,早在2012年11月就开始组织大量采购储备沥青,并采取派人常驻工厂等方式,以确保供应数量和材料质量。果然,就在今年各大项目建设工期纷纷受制于沥青供应时,提前4个月下手的王红伟“稳坐钓鱼台”,项目建设未受任何影响。
与此同时,为保证主体施工的同时,房建、交安设施等施工同步进行,项目部还迅速转变管理思路,要求将房建工程质量与路基、路面工程质量“同标准、同要求、同部署”,通过采取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建立留样机制等有效措施,杜绝了质量事故。交安设施安装过程中,项目部对所有波形梁护栏钢管立柱采用热浸镀锌后再喷塑防腐处理,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以确保沿线护栏外观工艺。
10月20日,项目全面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经自检和监理单位抽检,都确定为合格。11月,新疆交通建设管理局组织相关单位单位到现场核查,确认项目具备交工验收条件。11月19日上午,新疆交通运输厅在吉木萨尔县组织召开交工验收会,五大高速公路一次性通过验收,并评定为优良工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铁二十局五公司参建团队不计荣辱、拼命苦干的高贵品质,为他们赢得了业主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1年,项目部喜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工程建设“筑路先锋杯”,中铁二十局被评为新疆公路AA级企业。
2012年,项目部被授予新疆交通运输厅标准化管理“抓示范、树品牌”称号,中铁二十局再次被评为新疆公路建设AA级企业。
2013年,项目部在业主举行的“大干150天”劳动竞赛中荣获先进单位称号,获奖金100万元,项目经理王红伟、总工程师魏永杰等人分别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和先进个人。
坚守戈壁滩——苦环境锤炼高品质
戈壁上炙热的阳光可以烤熟鸡蛋,肆虐的风沙可以吹裂肌肤,无情的暴雪可以把牛羊冻成雕塑。就在这样一个深处戈壁腹地、远离城市灯火的严酷环境里,筑路者们一呆就是三年。
项目刚上场时,前期准备人员抵达新疆后,很多人就因为无法当地气候、饮食、水土而先后出现咽喉肿痛、鼻腔流血、肠胃不适、头发脱落等症状。为了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他们顽强的坚持了下来。尤其是测量人员,在-20℃以下的严寒中,顶着寒风,冒着大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奔波于勘查现场。由于战线太长,为了减少途中往返时间,尽快完成复测任务,他们的午饭都在工地上解决,往往一边吃着盒饭喝着凉水,一边还要讨论着接下来的工作,很多人都得了胃病。
在项目部驻地,打开微信搜索附近的人,结果显示,最近的当地人也远在65公里之外。
许多员工说,工作再苦再累也能忍受,最大的煎熬是工作之余的空虚。项目部驻地位于戈壁深处的G216公路旁,距离最近的吉木萨尔县也有60余公里,最近的村庄开车也要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平时所需蔬菜、食品等由乌鲁木齐统一采购配送,而生活用品只能在有人需要出去办事时顺便捎带。
洗澡、购物、逛街,这些城里人看来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与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奢侈。
项目副经理张仕海早上起来刷牙,一不小心牙刷掉进马桶里,因为实在找不到第二把牙刷,他连续两天没有刷牙,直到有人从县城给他买回一把新牙刷。尽管项目部在员工宿舍里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但一到冬天设备无法使用,员工就只能去县城洗澡,平时只能用热水简单擦擦。逛街是每个女孩子的最爱,可是项目部的女娃们平时基本连逛个县城都很难,于是都被迫学会了网购,尽管拍到的物品要很久才能快递到县城,然后又需要很久有人去县城取东西才能捎带回项目部。
有人家里老人去世,得到通知紧赶慢赶也没能见最后一面。有人媳妇在家生孩子,打电话通知回去,结果人还没出发儿子就已出生;有年轻员工,家里打电话通知回去相亲,也因为现场太忙一拖再拖给拖“黄”了;有员工参加项目部举行的集体婚礼,却因新娘太远赶不到而只好现场找来一名男同事扮“新娘”。
项目经理王红伟,身高一米八五,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却又心细如发,他记得每一名员工的生日,每月集体庆祝并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员工在冬休期间结婚,来年到工地他一定会组织操办一个像样的集体婚礼。为防止员工因远离社会而产生心理抑郁,他还专门腾出一间空房,改造成别具一格的“心理宣泄室”——房屋当中摆着一个不倒翁,上面贴上他的照片,谁心里不爽都可以进去发泄一番。“把时间奉献给五大,把满意留给职工,把缺憾留给家人。”这是团队成员给王红伟的一致评价。
综合办公室的马小芸和丈夫同在五大项目工作,怀孕7个月后,在大家的关心和催促下才离开大漠,独自乘火车回到关中。孩子出生后刚6个月,她又匆匆回到工地。问及孩子,她爽朗地说,想孩子的时候,就视频一下,孩子小,虽然不会说话,但熟悉她的声音,听到她说话就咯咯笑起来了。
房建主管工程师朱传杰是名大龄男青年,家里给他相好了对象,父母打电话通知他回去相亲,但因为现场实在太忙,他只能一拖再拖,最后女方嫌他没有诚意,亲事也就此告吹。
这样的故事有太多太多。正如项目党工委书记李军政所说,能在这样艰苦的“无人区”生存下来都是奇迹,每一个坚持下来的员工都是英雄。
为最大程度的缓解员工精神和物资需求,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项目部从上场伊始就从“生活、娱乐、体育、卫生、文化”五个方面同步考虑,建立起了标准化驻地,超市、浴室、晾衣间等一应俱全,并统一按标准配置生活用品,打了深水井,建起了职工超市;,并设立了娱乐室、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桌球台和健身器材设施。项目部还建立了工地医务室,通过聘请专业医生为员工健康服务,让员工们有了家的感觉。
大美新疆,筑路者在此建成了一条资源路、产业路、民生路;情注天山,他们也在当地各族人民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回忆。